大腳怪

大腳怪


大腳怪是不錯的童書/青少年文學書籍,不管是童書網,兒童童書,童書出版,青少年,只要是有關網友推薦童書(童書推薦),青少年文學都可參考大腳怪,我相信看完此書之後,對小書童,青少年會很有幫助。



↓詳閱此書網址↓



book,books,博,博客,博客來,博客來網路書店,博客來網路書局,網路書店-


大腳怪的資訊如下:


出版日期:2015/11/23;語言:繁體中文

★針對時下媒體及社會現況,提出最詼諧的嘲諷

經過好幾年的研究和搜尋,史教授終於找到了大腳怪。他把大腳怪帶回家,找來同事們一起研究這個毛茸茸的大怪物。新聞說大腳怪已經三百一十五歲了,卻依然很健康!大家聽到新聞都好想知道大腳怪保持健康的秘密!教授們繼續研究,新聞每天也不斷更新發現。有一次,大腳怪把香蕉當做手機,對著它一直講個不停;又有一次,大腳怪把半個南瓜當做帽子戴在頭上;還有一次,大腳怪把掃把當做拐杖。這絕對是大腳怪這麼健康的原因!但是這樣真的能變健康嗎?大腳怪健康真正的秘密到底是什麼呢?讓我們一起看看吧!

小故事大啟發

史教授找到了傳說中的大腳怪後,把牠帶下山開始進行縝密的研究計畫,盯著牠的一舉一動,試圖瞭解大腳怪長壽、健康的秘方。科學家自以為在研究大腳怪,但其實大腳怪也在研究我們。我們在面對不了解的事物時,常常會以自己的角度來解讀對方,並且過度放大一些看似有趣,事實上卻沒有意義的行為,而媒體也總是緊抓著新奇的事物大肆報導,人們也因此趕著流行,一窩蜂群起效仿,但站在大腳怪的角度,這一切是多麼地荒誕無稽!下次看到新聞上的報導和最新流行資訊時,記得要抱持懷疑的態度,畢竟有時候事實的真相並不是表面上看到的這樣。

總編評介

1.畫風評介:本書一開始的藍白色調背景,營造出了冰天雪地的氛圍,配上史教授東翻西找的模樣,讓讀者不禁好奇他到底在找什麼呢?接著謎底揭曉,是一隻灰白色,高得看不見全貌的大腳怪!而大腳怪身上的繪筆紋路,光看就令人覺得毛茸茸的,臉上的表情也因為露出了幾顆牙齒,呈現傻里傻氣的感覺。隨著劇情發展,色彩也繽紛了起來。書的最終頁,則呼應著最初的冰山,仔細一看還可以看見大腳怪夫妻檔手牽著手,走得遠遠地呢!

2.故事評介:這一切的故事都是由史教授尋獲大腳怪開始的,作者透過大腳怪的三個舉止,來傳達人類的學習模仿行為。從一開始把一半的南瓜戴在頭上微笑、拄著掃把棍行走,最後把香蕉拿在耳邊說話,無一不造成相關產品熱銷搶購,大腳怪做什麼大家就跟著做什麼!本書從頭到尾,作者都以非常冷靜的方式敘述,並沒有因為學者們發現了新事物而跟著見獵心喜,也沒有因為看到人們愚蠢的模仿行為而加以嘲諷,不僅讓故事可以完整、客觀地呈現在讀者眼前,也拉遠了讀者和每個角色的內心,讀者不會移情於書中的角色,可以站在更高、更遠的角度觀看這整起事件。

3.總評:這是本令人會心一笑的繪本,現代人常常一窩蜂地模仿他人的言行舉止,但我們是否曾想過背後的原因,或是這麼做究竟是否有意義呢?年幼的孩子更是容易受身邊的人以及環境影響,進行模仿,為人父母除了給予值得效仿的榜樣之外,更該培養孩子獨到的判斷能力,知道什麼是該學的,什麼只是沒有意義的模仿罷了!

作者介紹

作者簡介

史邦(Monika Spang)

1970年出生在德國的卡爾斯魯厄,大學時研讀農業生物和新聞學。當她讀童書給自己姪子姪女時,發現都沒有令她滿意、適合給孩童讀的書籍。正好哥哥是插畫家,因此她開始為圖畫撰寫文字。

繪者簡介

穆勒(J?rg Mühle)

1973年出生於德國法蘭克福。畢業於奧芬巴哈(Offenbach)的藝術學院以及巴黎的國立高等裝飾藝術學校。自2000年起成為自由繪者,替出版社和報章雜誌繪製插畫。2005年至2007年擔任德國美茵茨應用技術大學的客座教授。在2015年春天發行了《只要再搔一下耳朵》(Nur noch kurz die Ohren kraulen?)。

譯者簡介

谷宗怡

輔仁大學德文系畢業。譯有《交換身分日記》、《昆蟲寶寶最溫馨的家》、《在一個夜黑風高的晚上》。

↓詳閱此書網址↓

以上資料來自博客來

大腳怪,童書/青少年文學,0-3歲嬰幼兒,字卡/練習本,遊戲書,圖畫書,兒童文學,兒童故事/小說,史地/傳記,科普/百科,藝術美勞,知識學習漫畫,語言學習,青少年文學,青少年小說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charissa2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